诚信315 | 健康消费,打假维权
( 发表时间:2019-03-18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赚“快钱”,整个社会也弥漫着浮躁的气息。每逢“315消费者权益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会被再次被普及,提醒消费者注意维权和自我保护。

但是,尽管如此,每年央视的“3·15之夜”当天,不少商家仍然因为侵犯消费者权益而被点名批评。而近些年来,随着网购越来越便利,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也屡禁不止。在此小编特别针对线上消费,给大家提出一些防骗建议,希望大家能提高风险意识,抵制低价诱惑,保护合法权益,谨防被骗。

小心警惕消费陷阱

“9块9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还记得这句小广告吗?即使这9块9的消费上当,也不会有人因此而大费周章维权。互联网+消费下沉,更多的人需要提升消费辨识能力,让每一次的消费更加值得。大家在网购时,看到“折扣”、“返现”、“最低价”等字眼的时候,千万不要被兴奋冲昏头脑,而忽略了促销活动页面中设置的各种条件、商品质量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

建议大家在选购商品之前要全面了解商家信誉、商家制定的促销规则、商品信息描述、其他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评价以及同样商品在其他店铺的售价,不要因为过分追求低价而盲目消费,导致自己的权益受损。

谨慎选择购物渠道

建议大家在选购商品时要选择合法、正规、规范的购物渠道,选择经营规模较大、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信誉度较高的电商平台,并注意查看商家是否在其网站首页或者从事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开营业执照登载的信息或者其营业执照的电子链接标识。

切勿在身份信息不详、不真实的网店购买商品,否则会给自己事后维权带来难度。

务必采用安全支付

线上消费时,建议消费者网购时要使用电商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进行付款,不要轻信非官方渠道提供的第三方支付链接或二维码,以防进入钓鱼网站。

若支付时出现反复付款不成功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跟银行确认是否支付成功。

分享: